监管点名“现金贷”,整顿开始

未知  2017-04-17 14:40

      自从互联网金融整治大幕开启,监管部门对于新兴业务的关注和反馈速度明显加快。继“校园贷”、首付贷之后,又一个新金融领域的信贷类产品被监管部门点了名。

4月10日,银监会在其官网上发布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一文,在谈及重点防控的风险类型时,首次提到了现金贷。

近年来“现金贷”平台遍地开花,良莠不齐,部分平台存在三个突出问题:―是利率畸高,根据媒体报道,“现金贷”平均利率为158%,最高的“发薪贷”利率高达598%,实质是以“现金贷”之名行“高利贷”之实,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稳定。二是风控基本为零,坏账率极高,依靠暴利覆盖风险。部分平台大力招聘线下人员,盲目扩张,且放款随意,部分平台借款人只需要输入简单信息和提供部分授权即可借款,行业坏账率普遍在20%以上。三是利滚利让借款人陷入负债危机。借款人一旦逾期,平台将收取高额罚金,同时采取电话“轰炸”其亲朋好友或暴力催收等手段,部分借款人在一个平台上的借款无法清偿时,被追转向其他平台“借新还旧”,使得借款人负债成倍增长。

这个才刚刚站上风口的商业模式,正在成为不少创业公司、上市公司、甚至金融机构的“现金奶牛”。如今被监管点名,恐怕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现金贷市场也那难逃被整顿和收缩的命运。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现金贷这个词密集进入大众和舆论视野,有关它的暴利收入、违规催收、商业前景等争议便从未停止。但架不住高额利润和广阔市场的引诱,一批又一批人毅然决然地涌了进去。因为现金贷业务的期限非常短,短则7天,长则一月,大多数都是短期周转,没有人会用现金贷产品做中长期贷款,因为额度小、利息高。不过用户对利率的不敏感、平台的含糊其辞使还是使很多人在借钱之后大呼上当。 

更重要的是,高息之下,“现金贷”很容易变成一种“金融鸦片”。许多平台宣称自己的借款人是消费需求旺盛、还款能力强的年轻人,但事实上,有很多人根本不具备这样的偿债能力,再加上高额的逾期罚金,他们在一次借款之后很容易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怪圈之中,最终滚雪球式的债务累积起来,自己根本无法负荷。

所以小伙伴们还是不要贪心不足蛇吞象,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情,理财还是要符合实际,看准才出手,暴力滋长肯定也会快速萎谢。小编最近关注一家守财奴平台,投资了几次,活动加上一些福利,利率还是相当可观的。他们具备了成熟的运营团队、完善的风控管理能力、优秀的风控团队、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守财奴近期的5.1活动还有千元补贴红包,配合投资,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有兴趣的小伙伴,还是可以去了解一下的,相比现金贷这种不靠谱的暴涨,稳健发展才是王道,成本都拿不回来,别说理财赚钱了。高收益的背后一定背负着高风险,小伙伴们在投资平台、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