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巴士游苏州 自由行游客的新选择
来源:未知
9月初,来吧旅行于苏州上线了一款名为“来巴士”的全新旅游产品,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固定旅游线路,来巴士是以苏州经典文化体验为核心打造、落地苏州的标准化旅游产品。
所谓“标准化旅游产品”,对应的一定是更为大众熟知的“非标旅游产品”,旅游团队人数不同、淡旺季有别等影响因素变化,都会导致旅行社提供的产品价格与行程内容永远处于动态变化中。至少从国内当前的旅游大环境看,非标产品占有绝大多数。而这种变化很多时候会因为缺乏清晰的界定标准,给行业服务提供商及参团游客双方带来负面影响,对于旅游行业这样一个“体验即正义”的典型服务业而言,这种影响对于旅行社等旅游产品和服务供应商有时是致命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吧旅行在今年9月决定以此为突破点,做一次全新的尝试,来巴士也就应运而生了。来巴士的名字由来一猜便知——来吧旅行+巴士产品=来巴士。”来吧旅行苏州分公司总经理朱晓健如是说。
作为旅游巴士产品的来巴士,最大卖点有两个。一是能够无缝对接来自苏州高铁的游客群,苏州地处主要高铁沿线,无论是上海、北京、天津,还是西北的西安,中原地区的郑州、武汉等城市的游客,都能够借助高铁轻松快速抵达苏州,高铁已经成为了苏州流量最大的客流入口,由此经停的高铁数量密集,随之带来的是数量庞大的到达游客。来巴士将线路的起/终点设置在高铁站出口,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取客源,游客在抵达并出站后即可直接看到标识明显的来巴士专车举牌。
除了无缝对接高铁带来的游客外,标准旅游产品则是来巴士的第二大亮点。“标准化”三个字从一开始就被写入来巴士的产品基因,无论是行程时间、地点,还是导游、服务、用车、餐食、景点等,均按照统一标准确定,并且相关信息直接对游客公开,游客在购买之初对如何乘车、游玩的项目等都能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来吧旅行凭借在苏州旅游市场深耕多年积累的良好资源,为来巴士游客提供最优的价格、行程设计与景点组合。
不难看出,来巴士产品的目标客群集中在了来苏的自由行游客。当前年轻游客在OTA等平台的长期市场培育下,越来越习惯于自行解决机票、酒店和单点的景区景点票务预订,但随之出现的问题在于,并非所有自由行客人都真的“会玩”,很多人在行程设计方面仍然力不从心,且对旅游目的地的小交通也有需求。
正是留意到这一趋势,通过深挖苏州文化产品,来吧旅行设计出了来巴士这样一款承载苏州最道地的文化体验类旅游产品推向游客。来巴士瞄准了介于自由行与跟团游之间的空白领域,相比传统跟团游,来巴士的产品显然有更大的灵活度和自由度,相比典型的自由行,游客又能在当地组团并走完一套完整的产品体验。
在9月推出的来巴士产品体系中,先行上线了两款产品:一是主打秋季苏州“双湖品蟹”的美食行程,游客在三天两晚的旅行中,能够品尝到阳澄湖、太湖两个知名大闸蟹原产地的螃蟹,并亲身体验捕蟹、捞蟹的无限乐趣,整个旅程动静结合恰到好处;二是针对1日游客推出的“享玩苏州 耦园昆曲堂会”产品,来巴士将苏州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和文化体验项目串联起来,游客在一天的行程中就能赏园林、听昆曲、品点心、体验水上摇橹船等“明星旅游项目”,对于短暂游览苏州的外地游客而言性价比极高。
在时间的安排上,来巴士也充分考虑到了高铁抵达班次设置,以方便游客自由安排时间。试运营后,来巴士也将陆续推出更多新线路产品以满足不同游客多样化需求,保留经典线路的同时,更多的是会根据时间、季节不同推出阶段性特供产品。
来巴士的标准产品不会跟随游客的喜好而发生改变,“我们在行前将选择权充分交给游客,遇到不喜欢的产品组合可以不选择,如果跟随着游客喜好去变更来巴士的产品,那又成为了一个非标品,这与我们的定位是相悖的。”来巴士产品负责人认为。
未来,随着更多不同主题、线路、时长的产品组合加入来巴士的产品体系,对于在苏州仅有半停留时间的游客,如果心血来潮想听一曲昆曲或品尝一块正宗的苏式糕点,2-3小时的来巴士单项体验也将成为可能。
来巴士模式会否迎来一个爆发式增长还有待市场证明,但它确实解决了部分游客到达旅游目的地后在落地服务方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低价不低质”的来巴士不失为一种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面对未来,来吧旅行与来巴士团队都抱有信心与耐心,希望在长期陪伴中,通过不断地产品与资源优化,见证来巴士从落地生根到暴风成长的每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