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浙江

资讯 导航
精彩浙江 > 资讯 > 正文

基础胰岛素治疗有技巧,全程管理更有效

编辑:责编杨2017-11-14 14:25

2017年11月10日,温州——在第26个“世界糖尿病日”来临之际,一场热闹的义诊在温州市中心医院进行,该医院的多位内分泌专家们聚集一堂,义务为糖尿病患者排忧解难。

在义诊现场,温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余玉慧教授指出,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伴发疾病不同,治疗需求也各有不同,因此,疾病的全程管理非常重要。对于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的“糖友”来说,药物的正确使用、规范的装置和科学的注射技术等“小细节”非常重要,另外注意饮食和坚持运动也不可少。

早筛早治 糖尿病全程管理很重要

“我们身边其实有不少属于糖尿病前期的‘隐性糖人’。” 余玉慧教授介绍,“他们的血糖高于正常人,但没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为了降低风险,需要尽早筛查并加强生活控制,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而一旦确诊糖尿病之后,就需要坚持长期规范的全程管理,更需要医生、护士、患者形成“三方互帮小组。余玉慧教授告诉记者:

- 对医生而言,希望对糖尿病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减少并发症的风险。还要根据患者医疗需求的不同开展个体化治疗。此外,糖尿病全程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是及时筛查并发症和开展相应的治疗,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致残和致死的风险。

- 对护士而言,希望患者学习、掌握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技能。如针对需要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要教会他们掌握规范的胰岛素注射技术。

- 对于患者,应与医生配合,积极主动地管理自己的糖尿病使血糖长期达标。

据悉,在赛诺菲中国和BD中国的共同支持下,温州市中心医院已经成为全国第一批180家“糖尿病患者一站式全程疾病管理服务”医院之一,帮助患者更好地防治糖尿病。

怕疼怕上瘾?专家说:胰岛素该用就得用

活动现场,糖友王先生向余玉慧教授咨询了他的困惑。王先生自两年前诊断出糖尿病后一直采用口服药治疗,但前段时间医生告知他血糖控制不佳,需注射胰岛素。但他觉得每天注射胰岛素太疼,而且听说胰岛素还会上瘾,用了就离不开了。他问如果自己平时生活上多注意,是不是不用胰岛素也可以。

余玉慧教授表示,王先生这种情况应该立刻遵医嘱开始胰岛素治疗。目前我国糖尿病控制普遍不佳,其中该使用胰岛素而未及时使用、治疗不规范等是主要原因。 “王先生不是个例,对胰岛素的误解引发了许多患者对胰岛素的抵触,导致治疗时机延误,影响了病情控制。对很多患者来说,基础胰岛素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必要手段,一旦医生诊断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就要积极开始规范注射,不要一再推脱,以免延误治疗,带来血糖波动和并发症等严重后果”。

小细节大问题 胰岛素注射技巧影响控糖效果

一旦开始胰岛素治疗,需要格外注意注射当中的技巧和小细节,比如针头应随用随换、注射部位要轮换、不要在肌肉上注射等。在中国,超过80%的患者多次重复使用针头,近30%的胰岛素治疗患者发生脂肪增生现象。这些不规范的注射手法,最终会造成血糖波动进而影响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

“脂肪增生是胰岛素注射操作不当引起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余玉慧教授解释道,“脂肪增生会导致胰岛素吸收减少或不稳定,进而影响血糖控制,所以应该尽量轮换注射部位,减少脂肪增生、脂肪萎缩等并发症。”此外,还有不少患者为了省钱,多次重复使用针头,造成针头堵塞“打空针”的现象,对此,余玉慧教授强调:“一针一次规范注射,更能优化胰岛素治疗。对患者来说,掌握规范的注射技术,不仅有利于血糖控制,而且可以更安全地达到治疗目标。”

除了规范的药物治疗以外,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干预也同样不可或缺,一定要注意饮食,坚持适量运动。规范的药物治疗、全程疾病管理和科学的生活干预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安全有效的血糖控制、享受健康生活。

展开更多
相关阅读
精彩专题
热点推荐